校园新闻

要闻速递

首页 · 校园新闻 · 要闻速递 · 正文

【校地结对帮扶】专家心理健康讲座讲了啥?快来学习吧

发布时间:2024-07-06 17:43   来源:   浏览:

7月2日,学院邀请云南省首席心理咨询专家、云南省心理学会副会长、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赵建新到永善县,针对教师群体开展了题为《新时代新心态——教师心理调整》的讲座,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和应对当前心理健康的挑战,提高心理健康意识,掌握心理调整的方法,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教育工作的压力和挑战。赵教授的授课内容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很大助益,一起来学习吧!

疫情与心理疾病的关系

在疫情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方面。疫情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,还放大了原本存在的心理疾病。由于长期的隔离和社会距离,许多人产生了内卷、躺平、自杀意念等负面心态。后疫情时代,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和复杂,亟需得到重视和干预。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许多人在疫情期间因为失去工作、家庭冲突增加,导致心理问题加剧,这些都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幸福产生了严重影响。

疫情对青少年的影响

在疫情对青少年的深远影响方面。讲座认为许多青少年在疫情期间出现了抑郁、焦虑等情绪问题,同时对口罩产生了高度依赖,甚至出现了疑病症状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也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。通过具体案例,描述了青少年在疫情时代、后疫情时代,社会不适应的种种表现,以及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的症状。

自然刺激缺乏症

长期缺乏户外活动和自然接触会导致多动症、抽动症、感觉统合失调和学校适应不良等问题。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,使得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大大减少,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。通过列举具体的症状,如孩子在教室里无法静坐、频繁眨眼或面部抽动、难以集中注意力等,呼吁学校和家长增加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,创造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。

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区别与联系

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有相似之处,但其成因和治疗方式却截然不同。治疗心理问题应按照先后顺序进行,首先应处理遗传和生理因素,其次是改变家庭和环境因素,最后才是调整自我心态。

抑郁的特征及临床表现

抑郁症的特征及临床表现,包括抑郁心境、快感缺失、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和睡眠障碍。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,持续感到悲伤和绝望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通过引用一些临床数据,说明抑郁症、抑郁倾向在社会层面中的发病率,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。

焦虑症的特征及临床表现

焦虑症的主要特征包括广泛的担心、明显的身心反应和自身无法控制的焦虑情绪。焦虑症患者常常会对未来的事件产生过度担忧,身体上则表现出如心悸、出汗和呼吸急促等症状。以及焦虑症患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,如在考试前极度紧张,在社交场合不安等,指出焦虑症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,也对其社会功能产生重大影响。

抑郁症、焦虑症的调整方法

针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具体调整方法,从生理方面,症状较轻的可以通过补充钙、锌、维生素,以及适量运动、合理饮食来改善心理状态;症状较明显的应该积极就诊进行调整;从心态方面,推荐了相关的电影和歌曲。

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

教师不仅需要学会识别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,还应掌握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。通过及时发现和干预,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挑战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有一些实用的技巧,如观察学生的躯体变化,注意学生的行为改变,了解学生的情绪反应等,并建议教师建立一个支持性的校园环境,鼓励学生寻求帮助。

本次讲座,赵建新教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分析,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,并提供了实用的心理调整方法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,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,积极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校园环境。




Copyright © 2022 kmtdzy.cn or kmtdzy.com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.

Baidu
map